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出席會議并講話,自治區副主席常軍政致辭。農業部財政司、種植業司、畜牧業司等部門負責人及來自內蒙古、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3個省(區)農牧業部門的分管負責人參會。
余欣榮在會上發表講話說,推進玉米結構調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明確目標、主動作為、有序推進。一是突出比較優勢,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做到用地養地結合、農牧結合、產加銷結合,打造全產業鏈。二是著力提高玉米產能、玉米生產質量和效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做到有壓有保;堅持市場導向、尊重農民意愿;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提質增效;堅持多業并舉、推進產業融合;堅持著眼全球、確保產業安全。四是突出生態適宜性調整、種養結合型調整、生態保護型調整等。
余欣榮要求,玉米結構調整要突出重點,切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切實加強規劃引導。認真落實“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規劃,結合本地實際,確定調減的區域、替代的作物、產業的銜接,整體布局同步推進。二是切實抓好政策落實調整,完善并落實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抓好北方農牧交錯區“糧改飼”試點和黑龍江四五積溫帶糧豆輪作試點;探索建立金融、信貸、保險等扶持政策。三是切實抓好科技創新。加快培育青貯專用品種以及替代種植的高產優質雜糧、飼草等品種;集成退管配套籽粒改青貯、玉米改飼草、玉米改雜糧、玉米改大豆等不同種植模式,加快示范推廣。
四是切實抓好產業經營。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一批實力強、信譽好、聯系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助力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五是切實抓好宣傳引導,及時總結宣傳各地涌現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常軍政代表自治區政府在致辭中說,內蒙古是農牧業大區,是全國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牛奶、羊肉、細羊毛、山羊絨等農畜產品產量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位,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產品有效供給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玉米是內蒙古第一大糧食作物。我區把玉米農牧業種植調整作為農牧業機構調整的重點,一方面大力發展玉米深加工,全區規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業已達到115家,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市和通遼市為中心的兩個玉米深加工區。另一方面,我區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青儲玉米,走“糧改飼”的路子,以此推動全區玉米結構調整和“糧改飼”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