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好拔節肥,澆好拔節水
小麥從拔節至開花是一生中生長量較大的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的時期,根、葉、蘗、莖、穗等器官全面生長,群體和個體發展迅速,植株的生長量大,分蘗逐漸成穗,小花分化發育奠定了穗粒數的基礎,是決定每畝穗數和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需肥需水較多,田間肥水管理對保證豐收十分重要。因此起身期宜進行肥水管理,要因地因苗施肥澆水,一般畝施尿素10-15kg。如有降雨,旱地麥田可借墑追肥。
二、注意天氣變化,預防倒春寒
小麥拔節以后,抗寒能力減弱,若此時發生倒春寒,幼穗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以后抽出的麥穗會減少穗粒數,降低產量。早春凍害的預防和補救措施:一是灌水防早春凍害。由于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熱容量大,早春寒流到來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增多,發生凝結時放出潛熱,減小地面溫度的變幅。同時,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導熱能力增強,使土壤溫度增高。二是早春凍害后的補救措施是補肥與澆水。小麥早春受凍后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促進小麥早分蘗、小蘗趕大蘗、提高分蘗成穗率、減輕凍害的損失。
三、綜合防治病蟲害
小麥生長中、后期是多種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時期,對產量、品質影響較大。主要有麥蚜、麥蜘蛛、銹病、白粉病、紋枯病、赤霉病等,要做好預測預報,隨時注意病蟲害發生動態。若達到防治指標,要及早進行防治。紋枯病,可畝用5%的井崗霉素水劑100~150ml,對水50~70kg,噴澆于小麥莖基部。麥蜘蛛,可用0.9%阿維菌素3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麥蚜,可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每畝8~10g噴霧防治。銹病、白粉病,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30g噴霧防治;赤霉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75~100g噴霧防治。赤霉病,要以預防為主,穗期如遇連陰天氣,可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每畝用80%多菌靈超微粉50g,或40%多菌靈膠懸劑150ml兌水40kg噴霧,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如噴藥后遇雨,則需雨后補噴。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