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水稻管理中,六十六團加大水稻生產的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水稻質量,通過在水稻良種示范繁育基地建立水稻對比試驗小區等方式,探索水稻精準、高效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引進試驗示范水稻新品種達40余個,并結合實際將主栽品種確定在四個品質、產量、抗逆性較強的品種上,同時,實施水稻“去雜提純”工程,加強水稻大田去雜去劣工作,進行全生育期跟蹤檢查,確保了水稻的純度,全團呈現出豐產豐收的良好局面。
該團還采用了“智能化育苗中心”培育秧苗,在十七連種植了300畝有機水稻,經過承包戶的精心管理,良好的長勢讓職工喜上眉梢。
為確保水稻顆粒歸倉,六十六團成立了“三秋”領導指揮部,下設安全生產組、進度監督組等職能小組,深入水稻地塊進行指導,確保水稻收割工作的質量和進度。
目前,全團各水稻種植連隊正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水稻收獲工作當中,力爭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翻曬一塊,給明年的水稻種植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