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在會上表示,今年玉米市場產業政策預計近期會公布,價格改革的重點一是繼續堅持市場化定價的原則,讓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改革也一定是漸進性,不斷地推進市場化的過程,這需要綜合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訴求;二是要快速推進農產品(000061,股吧)價補分離。
受國家玉米產業政策未定影響,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疲弱。昨日,玉米期貨價格指數再度創出1912元/噸的本輪下跌以來的新低,終盤報收于1925元/噸,跌幅0.62%。
“國儲高企的庫存和產業政策不明確是壓制玉米價格走低的主要因素。”光大期貨研究員王娜說道,國家連續兩年大規模收購農民余糧,使今年國內玉米社會庫存創出歷史新紀錄,市場供給壓力顯著增加。同時,國內生豬存量的降低導致下游飼料企業對玉米需求數量降低,兩方面因素壓制玉米價格走低。后期市場開始關注2015/2016年度國家玉米產業政策的最終出臺,尤其是托市價格的高低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于今年的玉米產業政策,國家發改委農經司胡恒洋司長在會上表示,今年政策重點是要完善糧食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現行調控政策的問題集中表現在臨時政策呈剛性,市場價格節節上升,偏離了市場正常價值,市場沒有對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很好的主導作用。
胡恒洋認為,在大宗商品市場政策調控過程中,一是調控方式要改變,要推動最低收購價格和臨時收儲政策向“價補分離”轉變,發展目標價格保險,目標價格貸款等市場配套政策;二是推動進出口調控從“主要控制進口”向“有效利用國際市場”轉變;三是推動儲備調節從“價格干預型”向“供求調節型”轉變。
另據記者了解,市場各方猜測今年玉米托市政策會繼續實施,托市收購價格可能定為20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