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是全省唯一的整縣制推進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縣。“水稻增產到一定程度,增長幅度會越來越小,且不能只簡單追求產量,更要種出優質、環保的生態米,因此浦城今年全力推行‘綠色增長’的水稻增產模式。”浦城縣農業局副局長張述斌介紹,水稻的“綠色增長”就是節水、節藥、節肥,控制農藥使用和減少農藥殘留,推廣使用有機肥,實現水稻增產的同時,種出環保的優質大米。
堅持“綠色、增產、增效”的理念,浦城縣以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為平臺,積極開展綠色增長模式攻關。今年5月,該縣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27.8萬畝,涉及18個鄉鎮(街道)、240多個村。確定富嶺、管厝為示范鄉鎮,浦城旭禾米業公司、石陂聚豐米廠為綠色企業,九牧流???芳米廠、忠信桃源米廠等8個企業為無公害糧食企業。
綠色增長,“五新”推動。該縣積極推廣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在全縣摸底排查耕地土壤肥力測試圖樣4000余種,并定期取土進行肥力測試。土肥站干部介紹,全縣累計推廣水稻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0萬畝,農民使用配方肥,改變過去盲目過量施肥、偏施氨肥等習慣,不但減少了肥料用量,還增加產量,達到節本增收、減少水源污染的效果。“我種稻幾乎不用化肥,全使用沼肥,水稻產量更高,品質更好。”仙陽鎮三源村村民林建輝說。由于他家種的水稻全使用農家肥,生態環保,供不應求,城里居民、商戶還主動上門訂購,今年產出的1.5萬公斤稻谷已銷售一空。
據悉,該縣采取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措施,在示范片,每30至50畝稻田安裝一盞頻振式殺蟲燈,用于誘殺水稻害蟲。同時,建立專業化的病蟲害防治隊伍,實行統防統治。此外,從選種、育秧、田管到收割,每個環節都精耕細作。去年以來,該縣建設現代化育秧工廠14個,其中6個已建成投入使用。
在蓮塘鎮山橋村,有片100畝水稻綠色模式攻關試驗田,全縣推廣的每個水稻品種都在這里試種過,兩優嘉紅、嘉優99、深兩優5814等優質水稻品種,得到廣大糧農的肯定。筆者了解到,全縣建設水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區25個、千畝示范片25片、百畝示范片75片,覆蓋面積48萬畝,其中,水稻綠色模式攻關7萬畝62片。通過落實高產措施,中稻畝產增加7.3%,再生稻頭季畝產增加10.7%,再生稻再生季畝產增加5.8%,煙后稻畝產增加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