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智慧農業建設的新引擎
9月12日,在重慶畜牧科學院大禮堂里,來自全國31個省市農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聚精會神地看著大屏幕。講臺上,演示人員操作手機,大屏幕顯示出幾百公里外的場景:魚塘里的氧氣泵自動開啟,養殖場的牛、豬的健康狀態也一目了然。吉林省農委副主任王峻巖說,吉林從2013年開始,選擇在玉米、水稻、人參、設施蔬菜等部分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領域,開展了農情管理、生產管控、產品溯源等物聯網技術的集成和示范應用。“可以通過計算機、平臺大屏幕、手機等實現對相關產業的農情監控、生產信息管理、產品溯源和部分生產環節的智能化管控。”
吉林省農委市場信息處處長秦吉補充說,在伊通縣研發試驗成功的農田測土配方施肥手機服務系統項目,已經在全省28個縣市推廣應用,并向遼寧、內蒙古等周邊省區輻射。
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農產品數字監管平臺上,通過“互聯網+”監管,對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和加工前貯存等環節進行實時監控,依托公共互聯網、結合物聯網技術,以奶戶手機、奶站、乳企POS機、攝像頭和通過傳輸現場實時畫面作為操作工具和信息傳輸載體,來實現奶賬統計結算電子化、無線上傳圖片管控奶車的營運過程、管控奶站的收奶行為。“通過這個大數據、物聯網平臺,廣大奶農免費獲得了政策法規、科學養殖、防疫滅病等信息服務,管理部門也通過奶業發展動態、數字統計、情況分析,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標準化管理水平。”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邢志廣說。
福建霞浦縣牙城鎮紫菜養殖大戶王乃溪現在一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海峽漁業網求救。該網引進水產養殖智能監控和遠程病害診斷系統,可以第一時間解決基層水產養殖漁民“看魚病難”的問題。“我們還及時發布水產養殖技術指導、漁業氣象以及防災減災指導信息,每天滾動更新水產品市場交易行情和臺灣漁業信息,為水技推廣人員和漁業生產經營者提供了快捷、及時、高效的服務。”福建海洋與漁業廳宋建華說。
據農業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統計,2014年在全國10個省22個縣開展信息化進村入戶試點,探索出一批具有推廣價值的建設模式。在天津,9個有農業區縣和濱海新區共計127個鄉鎮、3700個行政村,基本實現廣播電視、電話等基礎網絡的全覆蓋,光纖覆蓋率90%以上,氣象服務公眾覆蓋率超過95%;浙江組織開發推廣“農技通”“掌上農民信箱”等移動終端軟件,用戶可直接點播農業政務、農技服務、農產品商務等內容;貴州以云計算和農業大數據為核心,以農業產業體系應用為重點,整合各類農業信息資源,建立基于“云上貴州”、覆蓋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的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和綜合業務調度機制。
鄉村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流通的新型快車道
“找土貨,在村頭。”重慶榮昌通安村58歲的村民李傳莉拎著一籃子雞蛋來到村委會附近的“在村頭”電商平臺。“過去賣雞蛋,只能站在馬路邊吆喝,站半天,也沒有人來買,現在到這來賣,一個蛋還可以多賣4毛錢。”李傳莉指著自己身上的連衣裙說,這是通過賣土貨的錢在網上買的。“通安村‘在村頭’鄉村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探索形成‘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村’便民服務的新模式。”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張雪是村支書,也是電商平臺的負責人。她說:“電子商務正在深刻改變農民原有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今年,國務院連續出臺‘推進互聯網+行動’‘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文件,都將農業市場化與信息化作為了重要內容。”農業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張合成說,各地農業部門都在依據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展電商,拓展了農產品營銷渠道,提高了農產品銷售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江蘇,2014年全省利用網絡營銷農產品180億元以上,成為廣大農民創業增收的重要渠道。僅睢寧縣就有網商9400多名、網店1.1萬多家,直接從業人員近4萬人,帶動就業6萬多人。“‘淘寶村’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遠高于全省農民人均收入水平。通過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不僅提高了廣大農民網絡營銷操作技能,而且密切了廣大農民與外部世界的聯系,讓農民學到了許多知識,拓寬了視野,增強了參與市場的能力。”江蘇農委副主任徐惠中舉例,南通川姜鎮近6000個個體工商戶,有一半左右開展電商業務。宿遷顏集鎮堰下村、無錫陽山村等“淘寶村”的村民,開展網購的比例達到60%以上。
農民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重要主體。在浙江,農業系統實行“政府購買+企業運營”的推進方式,政府以合同采購、定額補助、以獎代補等方式,向電商服務平臺購買服務。比如遂昌縣給每個服務站扶持資金1萬元,建設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趕街”網點。建立縣級運營中心,搭建分銷平臺,提供農產品的統一倉儲、監測、品控保鮮、配送、物流和售后,實行“供應商提供優質農產品產品包,網商銷售產品包,分銷平臺統一配送”的模式。目前,遂昌已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229個,實現所有鄉鎮(街道)、行政村全覆蓋。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及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深入發展,相信各地政府會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電商等信息技術,集合農戶更多實際需求,搭建平臺,為農戶提供更加精準、到位、貼身的信息服務。”張合成說。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