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農業部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480號建議答復摘要》中指出,對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品種,要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的決定性作用。一時間,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是否會退出,相關政策將如何進行調整,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現在市場多空雙方都在揣測,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是否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其實,玉米的臨時收儲政策,并不是因為玉米供應不足,而是意在穩定商品價格,保證農戶收入,并引導種植。但是2008年收儲政策實施之后,國內玉米的高庫存量、高進口量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便將危及到國內的種植產業和種植結構。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原本市場預期,在大豆和棉花由臨時收儲政策轉變為目標價格直補政策之后,玉米也將實行這一措施,但最終大豆和棉花的政策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預示玉米收儲政策暫時應不會向目標價格制度轉變。不過,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即便收儲,出于財政壓力和臨儲庫存最終需要處理考慮,今年的玉米收儲價格很可能維持不變或略微降低。
但無論如何,對于玉米市場而言,都會形成壓制效果。目前市場基本都認為國家會調低今年的玉米臨儲收購價格,但是對于調降的幅度還存在較大爭議。預計今年臨儲收購價格可能會下調,但是下調空間有限。如果調低收購價格,必然會對玉米價格形成沖擊,參考臨儲收購價格的下調幅度,玉米現貨價格也將出現相近的跌幅。
由于玉米淀粉定價的70%源于原料玉米的價格,因此玉米價格對于淀粉價格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淀粉期貨價格的弱勢也是受玉米期貨價格下跌的影響。所以要判斷未來淀粉價格走勢,首先要判斷玉米價格走勢。目前1601合約2013元/噸、1605合約1979元/噸的玉米價格是基于前期市場傳聞今年玉米臨儲收購價格每噸將下調400多元的價格預期。
玉米價格快速走低,淀粉生產成本下降,加上市場普遍擔心新年度玉米臨儲政策發生變化,玉米價格進一步走低至1800元/噸甚至更低價格,屆時淀粉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短期來看,河北、河南及山東部分淀粉企業停機,階段性減少了淀粉供應,但在當前整個市場擔心全球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短期利好不足以支撐淀粉價格反彈,淀粉尋底之路漫漫。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