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2015年度謝華安種業水稻新品種研發暨全國經銷商交流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行。上百名來自全國各省的種業經銷商代表齊聚大會,了解、討論華安種業的新品種水稻新品種并學習新品種水稻種植方法。
謝華安是中國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主持培育的“汕優63”累計推廣10億畝,增產糧食700億公斤,足夠中國13億人吃上2個月。他培育的5個超級稻品種已推廣8000多萬畝,研制的再生稻品種與栽培技術7次刷新再生季單產世界紀錄。
不過,在當天的大會上,謝華安對記者表示,“現在產量成不了優勢,一定要穩產的品種。”
“農民種田要高產還要高效,所以他不但要高產而且品質要好,抗性要強,盡量減少因為病蟲害的發生而影響產量。”謝華安說,現在研發的新品種,要符合生產的要求,品種本身一定要把“四性”綜合在較高的水平上,也就是能夠把豐產性,優質性,抗性和廣適應性綜合到較高水平上的品種才是好品種,“因為只有這樣的品種是生產最需要的。”
華安種業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整合其研發經營機構成立的高科技企業,由謝華安院士、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萬家財富投資公司等發起,從事雜交水稻、蔬菜、果樹等種苗選育、開發與經營,技術推廣服務,農業綜合開發,國外優質農作物種子進出口等業務。依托謝華安院士、福建省農科院、海峽農研院,華安種業參與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國家和福建省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現代種業發展道路,有效應對“洋種子”的沖擊。
記者從福建省農科院了解到,目前,華安種業已在福州、建寧建設標準化的種子加工與倉儲中心,在福州、三明和海南建有多個雜交水稻育種繁殖基地,在福建、四川、廣西等省建立種子生產基地1萬多畝,在南方秈稻區16個省份建立穩定的銷售網絡。
華安種業內設的“謝華安種業生物育種研究院”,致力于雜交水稻、西甜瓜、蔬菜、玉米、果樹等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制種及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增強種業競爭力,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撐。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