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新習鄉夾堤村農民劉鐵勝種了9畝玉米。這些年種玉米的效益較好,老百姓種植積極性也普遍很高。今年玉米再次獲得豐收,他就盼著今年的玉米能賣個好價錢。
劉鐵勝:一畝玉米地除去成本投資,能收1500塊錢左右,相對來說效益還是可以的,今年河南這邊雨水比較豐富,玉米普遍的豐收,我們這邊玉米產量還可以,一畝地1300多斤。明年我還準備種植玉米,很多老百姓每年都靠這些土地掙錢。
老百姓心心念念地盼著好收成,但玉米的價格卻不是那么給力。從今年的七月份南方春玉米上市,到現在東北、河南少量玉米上市,整體上來看,今年玉米的價格一路下滑。目前,玉米全國平均價格在每噸2308元左右,較上月下跌4%,較去年同期下跌15%。比起去年4—9月份的“小牛市”來,今年的玉米市場行情確實有點“冷”。北京玉泉糧油批發市場分析師劉敬亮:
劉敬亮: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國產壓力較大。在收益好、種植增的情形下,我國玉米產量實現豐產。二是進口玉米增多,今年1-8月份我國玉米進口量436.47萬噸,同比增加173%;三是需求形勢偏弱;四是高梁、大麥等替代品增多。
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產,今年我國新季玉米產量有望達到2.3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為了緩解產量所帶來的壓力,大量玉米進入國儲庫,庫存壓力日益增加。另外,自從2008年以來,國家連年收儲玉米,而且收儲價格只增不降,也使得國內玉米價格遠高于國際市場。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經濟室主任習銀生指出,目前我國玉米市場承受著多方面的壓力。
習銀生:第一,庫存壓力大,財政負擔重。近三年光臨儲庫存就達到了1.5億噸。庫存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第二,市場扭曲非常嚴重,在整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價格達到歷史新高;第三,下游企業受到很大沖擊,有的地方出現價格、銷售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時下降;第四,國內外倒掛非常嚴重,國內外價差達五毛多錢。
在這種背景下,9月18日,國家宣布今年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玉米繼續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收購價統一定為1元/斤,這比去年臨儲價格每斤最多調低了0.13元,這也是自2008年國家推出玉米臨儲政策以來,臨儲價格首度出現下調。河南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分析師申洪源:
申洪源:這個政策下調的幅度確實比較大,但是,過去之所以連年往上調,是有政策執行的背景,國家需要建立玉米庫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玉米臨儲數量去調控市場價格的波動。這兩年,玉米的連年增產,另外一方面,下游消費不景氣,導致了玉米大量積壓在庫里面。
申洪源表示,盡管國家對東北和內蒙古的玉米實行統一收購價,但其前提是這些玉米達到收儲的標準,符合標準的優質玉米和不符合標準的劣質玉米之間未來可能呈現不同走勢,甚至會出現較大價差。
申洪源:以東北來說,今年的執行標準是比較嚴的。國家的標準對于水分要求也比較高。在這種嚴格的收購條件下,實際上今年玉米看似一塊錢,扣扣水、扣扣雜可能就很難達到一塊錢了。所以后期優質玉米價格可能會提升,會有比較好的價格走勢。對于這個質量偏差的玉米,可能還會再繼續往下行,優質玉米和劣質玉米之間的價差,也肯定會隨著收購的進展逐步擴大。
雖然臨時收儲是針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的玉米,但受整體市場行情影響,全國玉米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行。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為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北京玉泉糧油批發市場分析師劉敬亮建議種植戶,要多了解行情,及時出手,并從差異化種植中獲取更大效益。
劉敬亮:首先,通過打電話、聽廣播、上網等多種方式了解國內、外市場行情變化情況,看的多了自然心里就有個底兒,也就有了種糧、售糧的規劃。其次,就當前整體市場環境而言,玉米價格易跌難漲的格局短期來看難有改變,而且玉米放的時間久了,損耗、質量、淀粉含量等等都會影響銷售。因此,建議農民朋友適時出售,盡量減少存量,不建議捂糧等漲價再賣。最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定制化成為一個趨勢,可以從專用玉米角度進行選種和種植,這樣可以比普通玉米的賣價要高一些。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