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田里用的是示范田中最高產的種子,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的時間和方式也都和這里一樣,滅蟲燈這種新玩意兒我也在自己田里嘗試了。”溧江鎮堆背村村民楊國兒說,以前化肥、農藥用得多,稻子長得好看,但是產量卻拼不過示范田里的稻子。今年病蟲害比較多,田里化肥農藥用得更少,中稻卻增收了不少,晚稻預計也能增收。
楊國兒種田方式的變化是江西“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西圍繞糧食生產高產創建和綠色增收,開展“萬畝高產創建帶動均衡增產、百畝綠色攻關引領綠色生產”的提質增效示范活動。通過“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控病蟲害損失、減農藥用量”的“四控一減”技術,降低種田成本、提高糧食產量,用實實在在的效果,吸引越來越多的糧農科學種田。
“以前農民靠經驗,施肥早稻秧長得快,但無效分蘗多;同時還導致稻田通風透光性不好,病蟲害也多,最后產量就不行。”江西省農業廳糧油作物局副局長余冬輝說,“我們推廣的技術,能實現農藥化肥減量,糧食增收,土地肥力不減。加上推廣全程機械化種田,成本也降低了。糧農實實在在看在眼里,學習新技術的熱情自然就高。”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