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對于當前小麥生產發展的趨勢有很多積極的判斷,也有一些相對來說值得關注的問題。
首先,從積極情況來看,小麥生產規模化程度和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第二,小麥商品率和流通效率不斷提高,我國面粉加工業已進入加速兼并重組時期。
從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來看,我國小麥的消費總量是穩中趨增,變在結構。我小麥生產的環境約束不斷增強,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使得耕地、水等農業資源持續向農業外部轉移,小麥生產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強。
過去10年,我國小麥生產基本上是恢復性增長,目前只有3.6億畝,比1997年減少9千萬畝。用水方面,農業是我國全社會用水大戶,小麥在農作物之中,又是用水大戶,在比土地資源更稀缺的水資源的背景之下,我國小麥生產也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約束,特別是華北等水資源最為短缺的主產區小麥生產也將面臨更大挑戰,甚至在一些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必須通過開展小麥退耕、修耕來恢復脆弱的生態環境。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小麥越來越缺乏國際競爭力。人均水土等資源短缺是亞洲生計型農業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根本原因,而且是很難改變的。過去10多年來,除了全球糧食危機期間,國際小麥價格高于國產小麥價格外,其余大多數時間,國產小麥都是缺乏價格優勢的,而且國內外價差越來越大,特別是2014年5月份以來,國際小麥價格呈現持續下跌態勢,而國內的優質麥價格則呈現穩中略長的趨勢。到岸稅后價較國內價差不斷擴大,今年1月下差是每噸899元,6月份升至每噸1136元,國際小麥價格優勢不斷增強。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國內外小麥價差將長期存在,而且價差也不斷擴大,未來我國的小麥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競爭壓力。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