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數十位農業專家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羅山縣子路鎮朱灣村稻田里實地觀摩豐收在望的直播稻。
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尹海慶研究員介紹,直播水稻古已有之,經過長期發展變為了移栽種植,如今直播方式的回歸,是新技術和新品種支撐的稻作技術。經過測產,百畝示范方畝產達633公斤,小面積示范田畝產甚至超過700公斤。
尹海慶說,水稻種植輕簡化是一個總體趨勢,直播水稻就像種麥那樣簡單,在水田里將稻子直接撒入或播下,大幅降低了農民的勞動投入,降低了勞動成本。
“水稻直播后,每畝水稻減少勞動投入200元。”羅山縣子路鎮問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貴權說,原來育秧、拔秧、插秧每畝成本得300元。陳貴權的合作社流轉土地5300畝,在河南農科院專家指導下,今年直播水稻500畝。
“以前不敢直播,主要是怕除草和倒伏,現在水稻品種好,鄭稻19號抗倒伏,專家們提供的除草技術也簡單實用,所以就種了500畝。”陳貴權說。
據介紹,由于直播水稻撒在地表,而且和雜草同時生長,保證出苗齊全和除草就成了難題。經過科技攻關,省農科院選育的新品種水稻根系發達,扎根能力強,莖稈韌性強,在豫南地區生育期適中,解決了倒伏問題。“封閉除草”技術,就是播種后及時澆灌蒙頭水后放去,立即噴灑除草劑,在地表形成一層除草膜,能夠阻擋雜草破土生長,而水稻苗的生長則不受影響。
“直播稻首次在豫南實現高產,表明直播技術趨于穩定和成熟,為水稻栽培的輕簡化鋪平了道路,值得大面積推廣。”水稻栽培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趙全志說。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