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訂單,我還不敢種花生呢。”正忙著收花生的烏蘇市九間樓鄉邢家莊子村村民楊廣榮對記者說。
楊廣榮今年種植了40畝花生,雖然是第一次種植花生,對于銷售他一點也不擔心。“今年春天,鄉鎮府幫我們聯系了沙灣的一家食用油企業,以每公斤5元的保底價收購花生,我去考察了,發現花生田管簡單,省時省工,就簽訂了合同。”楊廣榮說。
楊廣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花生畝產可達450公斤左右,按保底價5元計算,一畝地成本為1200元左右,核算下來,畝純收入可達1000元以上。楊廣榮說,種花生除了收入可觀以外,田管很省事,40多畝花生一個人就能管過來,最主要的是有了訂單種地就安心,今年效益不錯,明年要把家里的80多畝地全種上花生。
據了解,今年,九間樓鄉共計種植訂單花生200余畝,除此以外,1200畝鮮食玉米、500余畝蔬菜、1000余畝籽西葫蘆等都為訂單農業。
和楊廣榮一樣,八十四戶鄉康家莊村的馮志先也選擇了先簽合同后種地,不但達到了增收致富有保障的目的,還讓自己的作物走出了國門。
馮志先是紅泰板椒合作社的理事長,去年,他種植了50畝板椒,讓他獲利21萬元,今年在他的帶領下,全鄉板椒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今年,我們與韓國板椒協會簽訂了板椒收購合同,收購保底價為每公斤9元,全部采用穴盤育苗移栽技術與高新節水技術,由于管理簡單、病蟲少,節約成本,效益高,又有了訂單,大家的種植積極性都很高。這兩天,板椒就晾曬的差不多了,準備裝車了,大家都等著拿錢呢。”馮志先說。
據了解,板椒干椒產量為每畝550至650公斤,平均單價為9.5元,除去每畝成本1100元,畝效益可達5000元左右,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除此之外,甘河子鎮、西大溝鎮的爆裂玉米、番茄,西湖鎮的大果枸杞等都是烏蘇市訂單農業的一部分。各鄉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種植高產、高效作物,通過招商引資、簽訂訂單、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擴大訂單農業生產規模,降低農業生產風險,讓農戶增收致富更有保障。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