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際,世界小雜糧面積較小,生產總量有限,預計在較長時間內,優質小雜糧都將供不應求。此外,我國小雜糧價格普遍低于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當前,國內許多地方在轉方式、調結構中,都加大了發展小雜糧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少加工企業也增加了對小雜糧食品開發的力度。
上述因素的疊加出現,催生了市場對小雜糧的需求。特別是由于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上升空間有限,種植效益低下,更加突顯了小雜糧的價值地位。
要把小雜糧做成大產業,找準“賣點”很關鍵。專家建議,發展小雜糧產業,要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上找“賣點”。
小雜糧營養價值高,既是傳統口糧,又是現代保健珍品。小雜糧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食品工業中廣泛用作奶類代用品和添加劑。此外,小雜糧多種植于無污染源、工業不發達地區,生產過程中不施或少施農藥、化肥,其產品綠色無公害。
就目前我國小雜糧產業而言,其生產仍處在零星種植、廣種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狀況,實用技術得不到及時推廣應用。在小雜糧產區,栽培品種多以農家品種為主,新品種推廣速度慢;由于不注意進行提純復壯,品種混雜退化嚴重,造成許多名優產品質量下降,優質率和商品率低下。
盡管我國是世界小雜糧生產大國,但市場上既沒有滿足改善膳食結構調整需要的大眾小雜糧食品,也沒有有利于膳食營養平衡的小雜糧營養食品,更沒有進行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許多小雜糧加工食品僅停留在宣傳、試銷上,沒有真正賣到消費者餐桌上。
因此,企業在這一領域大有文章可做,應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加快雜糧品種研發和雜糧食品的推陳出新,提高附加值,讓農民分享更多利潤回報。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