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不沾糧食加工設備制造企業邊兒
“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到底歸農業機械,還是高新企業呢?沒有人來給準確定位。因為沒能歸到農業機械類,國家對農業產品創新的扶持政策,我的企業就享受不到了。”從事雜糧研磨設備制造的深圳市恒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興志面對記者這樣說。接著他說:“我們企業,應當列入農副產品深加工或精加工企業之中,應當享受到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同時他認為國家產業政策只扶持在農村的一塊,不盡合理。原因是農村不研究深加工技術與裝備,這一塊恰恰是在城里,是城里企業研發推動了農產品加工業。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水稻加工綜合利用的企業,稻殼發電技術和設備研發是其主要經營項目之一。公司副總經理魯萬寶也希望國家對糧食食品設備制造企業如同對糧食種植或者農業龍頭企業一樣,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譬如勞動力成本增加了,對生物質發電上網的電價,應該再提高一些。提高生物質電價,等于是鼓勵更多人上此類項目,有助于廢物利用,節能環保。他還建議政府對農民燃燒秸稈,別采取堵的方法,應該采用疏導的辦法。支持和發展生物質能源項目是最好的疏導途徑。支持和發展生物質能源項目建設,還要減少生物質發電項目審批手續。
魯山縣萬通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從事雜糧深加工機械設備的制造廠家。公司總經理趙延秋反映,雜糧設備制造企業多半是中小企業,企業融資依舊很難,融資難常常讓企業項目立項困難,技術與設備開發緩慢。
人才問題卡企業脖子
魯山縣萬通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延秋談到,時至今日,國內高校極少開設雜糧專業,造成雜糧工藝、設備的專門人才缺口大,有資歷、有經驗的雜糧人才則是奇缺,人才不足是企業發展中的最大難點。
深圳市恒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興志談到了人才流失給企業帶來的窘迫。他說:“人才流動,人往高處走,原本是正常的,可是在我公司就不正常了。當我公司產品設計出來后,一些員工掌握了技術原理后,被其他公司挖走,后果就相當于知識產權被盜取一樣。”
標準空白專利保護不力帶來的困惑
魯山縣萬通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在國內雜糧設備制造業中水平領先的企業。公司總經理趙延秋反映,因為雜糧食品具體品種沒有國家標準,無法衡量加工出來的產品是好還是壞,消費者更難以判斷。此狀況就造成技術設備研發制造企業間的不對等競爭。因標準空白造成的不對等競爭,對消費者不公平,也不利于提升雜糧設備制造業水平。
深圳市恒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興志談到,我國第三代雜糧研磨機投入市場后,技術模仿、抄襲現象很嚴重,因此市場上有近60家企業,都在生產第三代設備。此種現象表明,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當下,深圳市恒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第四代雜糧研磨機。因為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他擔心自己的產品會被仿制。
希望傳媒多關注新興產業提高認知度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魯萬寶提到,公司開發的生物質能源項目,不光普通百姓不了解,農產品加工企業同樣不了解,或根本不知道生物能源。他呼吁傳媒對這樣的新興產業多給予報道,讓更多人了解此類項目。知道的人多了,有助于農產品綜合利用,更有利于國家節能和環保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