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糧油市場報記者在四川采訪時發現,該省以“糧食烘干”為基礎,先后建立起糧食銀行、糧食加工等較為完善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既為農民、種糧大戶等種糧主體減少了糧食受潮霉變、保管不當造成的損失,還為他們節約了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為我國糧食主產省之一,近年來,四川省在糧食種植、土地流轉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4年,該省流轉土地1484萬畝,其中種植糧食的流轉土地面積達492萬畝,為保障口糧供給奠定了重要基礎。
然而,通過土地流轉在實現集中連片種植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節約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同時,收獲后糧食清理、烘干、代儲等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現,嚴重困擾著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種糧農民。如何減少糧食損失、保護農民利益,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糧食規模化種植的新需要,成為四川省糧食部 門努力探索的新問題。
在對農民、種糧大戶、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進行廣泛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四川省糧食局利用糧食部門技術、人才、資源等優勢,自2013年起在全省糧食主產區試點“川糧產后服務工程”。
從提供糧食訂單生產、烘干清理、糧食收購、糧食銀行、放心糧油銷售等糧食產后多方位、全過程服務,到逐步把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成為農村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重要載體,四川省糧食局開啟了糧食產后全方位服務的探索與創新之旅。
在四川省糧食部門的努力下,各項目單位積極建設烘干、清理等設施,按照自愿原則處理農戶新收獲的糧食。同時,四川省糧食局還通過新發展“糧油專合組織”、開辦“糧食銀行”、開展“糧食檢測和信息服務”等措施,為種糧主體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2013年,四川省糧食局投入500萬元財政資金在廣漢、仁壽、宣漢試點糧食產后服務項目。在夏秋季糧食收購中,3個試點單位累計幫助農戶烘干糧食5萬噸,清理除雜6萬噸,開展糧食銀行服務1萬噸。四川省財政廳撥出6000萬元在全省60個產糧大縣實施“川糧產后服務工程”;2014年該省財政再次拿出8800萬元在全省啟動88個項目單位;2015年省財政繼續又撥出5000萬元在全省啟動50個項目單位。
3年間,四川省級財政共撥出1.73億元,對每個項目單位給予100萬元財政補助。在四川省各級糧食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川糧產后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各地捷報頻傳。
2015年,廣漢市開工建設的糧食機械化干燥集中處理點有35家,竣工的有19家,投入運行的設備達71臺(套),全市當年新增糧食日烘干能力1680噸,總投資近2000萬元。2015年采用機械化烘干的糧食達到了2萬噸,不但實現了糧食提質增效,而且還促進種糧大戶增收270余萬元。 崇州市通過2014年、2015年大小春運作,烘儲中心的建立有效地緩解了種糧大戶曬糧難、儲糧難的問題,形成覆蓋4000畝、輻射1萬畝的收儲、烘干格局。據初步測算,每畝可節約晾曬費用20元以上,4000畝累計可節約8萬余元。 宣漢縣現有固定式烘干設備4臺、移動式烘干設備2臺,日烘干能力達150噸。兩年來累計為163戶農民、2家專業合作社烘干整理水稻250噸、玉米317噸,比人工晾曬節約0.16元/千克,為農戶共節省晾曬資金9.8萬元。“糧食銀行”累計開戶261戶,最高存糧數量達到390噸,為農戶減少損耗31200公斤,為農增收8.42萬元。
截至目前,全省105個產糧大縣已初步建立起以糧食生產基地和種糧大戶為服務對象,以烘干清理、專合組織、收儲加工、兩代一換、糧食銀行為主要內容的產后服務體系。
做糧食產后服務的“先行者”
“去年,我家農場收獲16萬斤玉米,因連陰雨無法晾曬,面臨著受潮霉變的風險。宣漢縣現代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得知情況后,及時對我家的玉米進行了烘干、清理,不但為我挽回了損失,還減免了烘干費用,感謝服務中心對我回鄉創業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這封簡短的感謝信,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四川省宣漢縣樊噲鎮高臺村玉米種植大戶敬啟才對“產后服務”項目的感激之情。
近年來,該省以“糧食烘干”為基礎,先后建立起糧食銀行、糧食加工等較為完善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既為農民、種糧大戶等種糧主體減少了糧食受潮霉變、保管不當造成的損失,還為他們節約了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位于中國西南腹地的四川省,地處封閉的盆地,特殊的地貌使該省成 為我國年日照時間最少的地區之一。
每年5月份,四川開始進入多雨期,此時又恰逢農作物陸續成熟的時期。潮濕天氣導致收獲的糧食水分偏高,加上日照時間偏少,農戶在糧食晾曬方面不僅費時費力,還可能因糧食受潮霉變遭受損失。
經過廣泛的調研和論證,四川省糧食局自2013年起在全省糧食主產區試點 “川糧產后服務工程”,規劃2013~2017年5年內在100個縣開展“川糧產后服務工程”試點,對每個項目單位給予100萬元財政補助。
在四川省糧食局的支持和引導下,各地產后服務項目建設亮點紛呈。
崇州市糧食部門通過“三合一”籌資模式(集中省市糧食部門、地方政府及專合社資金),建設了15個糧食烘儲中心,為專合社提供糧食產后全方位服務,此舉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 高度贊揚。
雖然產后服務工程得到了上至國務院副總理,下至普通種糧農民的認可和贊揚,但面對糧食生產、儲存、加工等新形式、新變化,四川糧食人清醒地意識到,只有不斷創新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新模式、新思路、新載體,才能適應農村土地加速流轉、新型糧食經營業態不斷涌現的新要求。
從2016年開始,四川省糧食局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項目單位進行補貼,要求項目單位須建設日處理不低于100噸烘干能力的烘干設施并配備必要的清理設備,驗收合格后給予每個項目單位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獎勵。
為民服務沒有終點。四川省糧食局又在積極探索 “現代糧食產業發展示范縣”等項目,力爭成為全國糧食行業產后服務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