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以萬億為單位的資金不斷在尋找著被低估的資產,而下一個要暴漲的可能就是我們每天離不開的食物——大米。
干旱、洪水以及歷史低水平的庫存,讓農產品(000061,股吧)專家擔憂,如果收成持續不景氣,國際大米的價格可能飆升。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糙米(RoughRice)主力期貨價格最近交投在11美元/百磅附近,有分析預測其可能漲超20美元/百磅(0.44美元/千克)。
下一個要暴漲的是大米?
谷物期貨價格若上漲主要依據兩個邏輯,一是收成或庫存不及以前,或者全球人口上升超過糧食生產速度。
“這是史上最嚴峻的情況之一,特別是對亞洲出口國們來說,”巴倫周刊援引咨詢公司Firstgrain大米市場策略師MiloHamilton表示,“如果某處需求有急升,他們將很難滿足這些需求。”換句話說,供應商們沒有足夠的庫存,到時有可能匆忙在公開市場上購買現貨,以滿足之前合同要求的交貨量,現貨商們的競購可能快速推高谷物的價格。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估算,在2015~16季末全球研磨米庫存將位于數年來的最低水平,即9000萬噸。上次的低位是在2007~08年創下的8100萬噸。
目前極端天氣狀況頻發也讓稻米產量的前景蒙陰。
“東南亞干旱持續損害作物收成,”HackettMoneyFlowReport作者ShawnHackett表示,水庫水位比正常的一半還要低。“在下個季風季節到來時,可能沒有足夠的水來灌溉作物。”通常來說商業生產大米需要大量水來灌溉。
嚴重旱情正沖擊亞洲的主要大米生產國,全球大米產量今年預計將下降,為2010年來的第一次。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占全球大米貿易的六成以上的印度、泰國和越南今年庫存將減少三分之一至1900萬噸,是自2003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截至目前我們尚未見到(大米)價格因為炎熱和干旱天氣而出現巨大反應,因為印度和泰國有很多的大米庫存,但這是無法持久的。”國際谷物理事會表示。
Hackett表示,造成極端天氣的“超級厄爾尼諾”現象剛剛消散,另一場“超級拉尼亞”又才剛剛開始。這兩個氣候現象都始于南美洲赤道附近,逐漸影響了全球氣候,導致干旱和洪水頻發。
與東南亞的干旱不同,南美洲遭遇的則是洪水,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以及烏拉圭,受災嚴重。后兩個國家的大米產量已經因此受損30%,Firstgrain的Hamilton認為后續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他稱,“一連串的災難過后全球市場才會意識到這里情況不妙。”
Hackett預計糙米的價格可能輕松漲至16~18美元/百磅,如果大宗商品整體繼續上漲的話,糙米價格升破20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全球今年的大米收成預計將達4億7300萬噸,少于2015年的4億7900萬噸,是六年來第一次下降。
總部設于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的BruceTolentino稱,“整體而言,大米價格目前還算穩定。價格正在上升,但會讓價格飆漲的將是其中一個主要生產國發生嚴重災難。”
大米加工設備_大米加工成套設備_大米加工生產線_大米加工機械_大米加工設備多少錢_大米加工設備價格_大米加工設備廠家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