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江蘇宿遷市農機局突出平臺、政策和短板建設,依托家庭農場集群,重點打造13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大力推進以稻、麥、玉米為重點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一是突出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力度。建立“鄉鎮農機管理員負責、農機合作社參與”的農機服務平臺,在該市13個糧食主導型家庭農場集群成立農機服務中心,通過農機服務中心統籌將農機化資金、項目、機具、人才、培訓等向家庭農場集群傾斜,全力打造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目前,該市已掛牌成立5個家庭農場集群農機服務中心,其余正在籌建,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二是突出政策引導,提升扶持深度。宿遷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意見》,將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從部門行為上升到政府行為,形成政府推動,農機牽頭,發改、財政、農委等多部門密切配合工作機制。出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會議及“三夏”農業生產機械化現場會,進一步強化思想,明確要求。今年爭取該市財政打包切塊下達2160萬元,支持家庭農場集群綜合服務中心的倉儲、糧食烘干、曬場、冷藏、農機庫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三是突出薄弱環節,提升發展厚度。年初,成立5個專題調研組,由領導班子帶隊分赴各縣區開展摸底調研,梳理存在問題,逐步補齊短板。針對薄弱環節,該局先后通過召開植保機械化作業現場會,組織基層農機人員、家庭農場主等60余人赴山東華盛有限公司考察植保機械等,促進高效植保機械推廣應用。針對糧食烘干機械化水平偏低的現狀,組織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和農機合作社代表80余人參加糧食烘干技術專題培訓班,深入糧食烘干機生產企業進行現場觀摩,引導他們購置糧食烘干機。為解決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糧食烘干機用電價格不統一等問題,積極與該市供電公司聯系,爭取統一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減輕農民負擔,提升該市烘干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