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機噴的統計,自中聯重科(原奇瑞重工)進入糧食烘干機業務并小有成就之后,有樣學樣,國內稍居規模的農機制造商大多數也殺入了這個領域,如雷沃重工、第一拖拉機股份公司、東風農機、中農集團等,但農機噴不看好大企業做烘干機,并且非常不看好,現由嘛,有很多,在這里擷取四條:
一是糧食烘干機是小眾市場,大企業規模優勢無從發揮。眾所周知,大企業的競爭優勢其實就是規模優勢:大批量生產,大批量分銷,然后用規模優勢將小企業擠出市場,最后獨享或分享勝利的果實。但烘干機行業是個小眾市場,充其量年需求規模也就15—20個億,在這么小一個細分領域,鉆進七八家大型企業,一家市場占有率50%,對這些巨無霸來說,也是毛毛雨,根本無法發揮大企業的規模優勢,就是“大炮轟蚊子,大材小用”。
二是糧食烘干機是細分行業,大企業內部資源無法嫁接。烘干機不但是小眾市場,而且是非常專業的細分行業,與拖拉機、收獲機、播種機等傳統的農機風馬牛不相及,事實上烘干機本來就不是農機,所以大企業在原來核心業務上的技術、制造、渠道、營銷、人才等優勢資源統統失效,并且出于內部爭奪利益的需要,很可能該投到烘干機業務的資源也實際不會到位,這跟許多大型農機企業做不好農機具是同樣的道理。
三是糧食烘干機是項目銷售,大企業的經銷商資源無法共享。大家都明白,傳統農機企業都采取經銷代理制的營銷模式,這種模式事實上社會化大分工的經典體現:企業負責生產,經銷商負責銷售與服務,上下游各司其職。
但烘干機銷售完全與傳統農機不一樣,烘干機也不是最終產品,事實上烘干機是典型的“方案+產品+施工+服務”的產品,并且每一個用戶的需求都有差異性,比如烘干量、安排地點、不同的作物等,所以每一個用戶都要設計不同的方案,所以通常情況下,烘干機廠家主要工作不是生產烘干機,而是配合經銷商給用戶設計方案和安裝施工。
這種工程施工的銷售模式,有別于傳統的經銷制,并且也由于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太強,也不適合大企業統一管理,這也是烘干機行業為什么基本上全是小企業的原因。
四是看標桿企業,前車之鑒,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克拉斯這些大佬級的企業主營業務也是拖拉機、收獲機,事實上這些企業沒有一家將糧食烘干類設備作為自己的主業的,約翰迪爾在歐美也有自己的烘干、儲存業務,但也只是歐美區域性的業務,在總業務里微乎其微,久保田在中國企業的影響下,近兩年也與日本某企業合作推廣烘干機業務,但也沒有將其作為主要業務來經營。所以說前車之鑒,后世之師,跨國大佬們也做不好的業務,相信成功的機率也一定不會太大。
基于以上的認識,農機噴表示本人不看好國內大型農機企業做烘干機業務,建設還在門口徘徊的請繞道而行;涉足未深的趁早收手,以免以后找不到后悔藥吃;深陷而不能自拔的,趁著當前形勢好,找個買家整體出售;如果連買家都找不到的,建議將這塊業務獨立出來,實行內部買斷或承包經營,不要和老業務混在一起。
農機噴這一次就做一次預言帝,如果不信,“騎驢看戲本,走著瞧”。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價格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塔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