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種植面積、谷物總產量的增加以及農機補貼政策的落實增加了糧食儲存企業、糧食加工企業、種糧大戶、農場等終端用戶對谷物干燥機的需求,拓寬了糧食干燥機械的市場。農業生產企業化、糧食生產產業化導致糧食烘干設備已不單一是生產工具,而成為重要的經營設備。
由于谷物烘干機機在產品設計、生產、安裝、日后維修等過程中都對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沒有相關技術或長時間的行業經驗無法進入該行業。中國目前谷物烘干機普及化程度較低,市場可能對谷物干燥設備的要求變化較快,隨著烘干機行業內競爭的日趨激烈,谷物烘干機生產商必須需要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不斷對新產品進行優化,才能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
谷物烘干機的客戶群體集中在大型糧庫、種糧大戶、合作社、糧食加工企業、農場和糧食儲存企業等。循環式谷物烘干機一般使用期限在十年左右。在此期間,生產商會負責谷物干燥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客戶對生產商的依賴較強,對于生產商具有較高的忠誠度,所以這些客戶通常一旦選定了供應商,就不會輕易改變,業務合作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長期性。
對于行業的新進入者而言,現代化的廠房、先進機器設備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可以短期內購買、籌建完成,但這種基于長期合作而形成的客戶忠誠度和品牌效應是其進入本行業的較大障礙。
隨著國內谷物烘干機產業的不斷發展,客戶對谷物烘干機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農業機械銷售需要專業的管理、技術、服務人員。目前,市場缺乏行業內有效的供應人才培養體系,農機專業復合型人才很少。特別是在實際操作層面有多年工作經歷,既熟悉農機營銷,又懂得農機維修與服務的人才十分稀缺。
除了銷售服務以外,行業內公司還需要擁有強大的技術人員團隊。技術人員且需要對谷物烘干機行業有深刻的了解,能夠設計出適應中國國情的谷物干燥設備。因此,擁有一定行業經驗豐富的專業服務人員是進入本行業的壁壘之一。
2008年~2010年,國內谷物干燥機械保有量以年均50%左右的增幅快速攀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谷物干燥設備生產企業達500余家,年市場銷售額超過30億元。
盡管目前國內干燥機械保有量快速攀升,但每年機械干燥谷物僅占全國谷物總產量的1%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機械干燥谷物能達到總產量的95%左右,可見我國糧食干燥機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于糧食生產發展需要。
而隨著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谷物干燥技術設備必將有廣闊市場前景,發展潛力巨大。據測算,如果機械干燥比例達到30%的話,至少還需要8000~10000套谷物干燥設備。
近年來,糧食購銷體制和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加之機械化收獲作業的推廣,高水分糧食數量越來越多,一些傳統的非高水分糧食產區也變成了高水分糧產區,而傳統的高水分糧食產區糧食收獲水分也有所升高,進一步擴大了谷物干燥設備的需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