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幾場大雨,讓邛崍一些地方的水稻出現了倒伏。黃光倫曾經在這方面吃過虧,今年他特意采取了一些措施。“我們及時對大田進行了保水,來防范水稻倒伏。”黃光倫說,每年8月水稻進入成熟期,種植戶都會將田里的水放掉來曬田,可大田里一旦沒有了水,遇到強降雨就容易出現水稻倒伏。在預判了可能出現的降雨天氣后,他今年沒有過早曬田,后來證明這樣的選擇非常明智。
黃光倫還有個一個深刻的感受是,隨著自己流轉規模越來越大,種糧于他反而愈發輕松了。因為從土地耕整到育苗、播種再到植保都有邛崍當地的農機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幫其一應代勞了,就連眼下最熱火朝天的收割一環也有王允成替他分憂。
王允成,安徽人,半個月前他帶著機手和收割機跨越千里來到成都。黃光倫與王允成合作有三個年頭了,今年雙方的約定價格是機收費60元/畝。如果天氣合宜,只需半個月時間,他們就可以將黃光倫的4500多畝水稻全部收割完。
盡快建起糧食烘干倉儲中心
“種糧不能小打小鬧,必須上規模。”而今,黃光倫的種糧規模是上去了,可一個棘手的問題也開始困擾著他,那就是糧食收割后的倉儲和烘干。由于缺乏用地指標和建設指標,黃光倫的稻谷收割后大都只能運到邛崍當地的牟禮鎮和高梗鎮進行烘干。
“從冉義到牟禮和高梗,運輸半徑15到20公里不等,運費在30元/噸-45元/噸。”在黃光倫看來,平均攤到每畝地大概三四十元的運輸成本還是小頭。最讓他糾結的是還烘干成本,“現在的價格是按照谷子的濕度200元/噸-260元/噸不等,我們單就這一項的成本一年就百萬元。”黃光倫說,目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盡早在冉義鎮建起烘干和倉儲中心,“在用地方面我們正積極和國土部門協調,聽說現在成都市的60個烘干中心指標已經發放完畢了,我們已向當地農林局反映,希望新一輪指標開放時,我們能夠爭取到一個建設指標。”黃光倫說。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價格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