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辦,中糧福臨門食品營銷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承辦,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中糧塔原紅花(新疆)有限公司協辦的亞麻籽油、紅花籽油系列國家標準制修訂研討會在新疆昌吉召開。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武漢輕工大學教授何東平在接受糧油市場報、中國糧油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共制修訂6個標準,其中《亞麻籽》、《亞麻籽油》、《紅花籽》、《紅花籽油》等4個國家標準為修訂,《亞麻籽餅粕》、《紅花籽餅粕>系我國首次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6個標準將在2017年6月發布、年底實施。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在講話中說,亞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在65——70萬公頃,年產量約為40萬噸,在世界上僅次于加拿大,位居第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亞麻籽油的營養保健功能越來越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從而導致我國亞麻籽油的產量已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據海關統計,2014/2015年度,我國進口亞麻籽37萬噸、進口亞麻籽油1.7萬噸,合計折油接近國產亞麻籽的產油量。
我國紅花栽培歷史悠久,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國有近20個省、市、自治區都有紅花種植,種植面積約為50萬畝,產量每年在5萬噸左右,其中新疆紅花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80%以上。由于紅花籽油是百姓公認的優質高檔保健食用油,加上它具有顯著的藥食同源功效,所以我國國產紅花籽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紅花籽3萬多噸。
王瑞元提出要科學制定好亞麻籽油和紅花籽油系列標準,引領產業發展。要十分重視油品的易氧化變質問題,加工企業要合理使用抗氧化劑及使用有色避光的包裝材料;不要一味采用低溫壓榨,要兼顧營養,同時注重質量與安全;從實際出發,以推動行業進步為目的,制修訂好質量標準。
“原來亞麻籽油消費區域主要限定在傳統的亞麻籽種植區,現在消費區域已經遍布全國。”來自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黃慶德研究員認為,食用亞麻籽油標準自頒布以來,為亞麻籽油規范生產、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生產實踐和技術進步,目前存在一些標準不適用的情況,需要進行制修訂。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秘書長馬雁斌在講話中說,昌吉州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核心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加工番茄、釀酒葡萄生產基地,具有種植胡麻、紅花得天獨厚的優勢,種植面積穩定擴大,連年豐產豐收。其中以益海、中糧為代表的糧油加工企業依托資源優勢與技術優勢,生產的糧油產品受到各族群眾的普遍認可。隨著社會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修訂完善統一的亞麻籽油、紅花籽油食品安全標準迫在眉睫。
中糧福臨門食品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剛表示,中糧福臨門要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進而提質增效;要進一步形成明確新疆糧油的行業發展戰略和“十三五”發展規劃,堅持一個中心、多個支撐點,以昌吉為中心,帶動三四個區域中心,東進西出,多油種并舉,適度加工、綠色有機的品牌產品的格局;企業要形成平臺、抱團發展,形成自我驅動、互聯網+等聯動發展模式。
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宇說,益海嘉里從需求出發,就地取材,采用最優質原料,確保糧油品質。基于此益海嘉里確定昌吉工廠為金龍魚亞麻籽油生產基地,充分利用新疆亞麻籽優勢資源。為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安全、健康的需求,推動亞麻籽產業的發展,也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嚴格,急需對亞麻籽油食品安全標準進行修訂和完善。益海嘉里作為亞麻籽油系列國標制修訂起草單位,愿為推動行業進步做出努力。
糧油機械_糧油機械設備_糧油機械廠家_糧油加工設備_油脂機械_油脂機械設備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