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江蘇連云港全市有產地烘干中心118個,其中2015年新增16個,2016年新增102個;新增烘干機12噸以上的517臺,烘干能力達7907噸/批次,按照年50批次折算,可烘干糧食40萬噸,按照噸糧田50%計算,可覆蓋面積80萬畝。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從2014年初就提出建設糧食烘干服務中心解決糧食不落地的要求,要求要著眼長遠,科學布局;市農機局依據全市糧食主產區土地面積、糧食產量以及烘干中心的烘干能力及服務半徑等實際情況,按照著眼長遠、滿足需要、節約成本的原則,對全市烘干機中心進行了總體規劃布局設點,灌南縣在全縣規劃92個烘干中心,目前已完成60個;市農機局要求對已達到規劃數量的鄉鎮,不再批準重復建設,確保了烘干機中心長遠發展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增強了其適度規模經營的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
大力扶持,政策傾斜。在政策上傾斜。2015年,對符合示范合作社要求的烘干機中心,市財政獎勵15萬元,2016年,市委農工辦、市財政局、市農機局三家聯合出臺《連云港市農機示范合作社考評管理辦法》,對建設烘干中心的農機合作社,通過考核后,獎勵5-10萬元。市農機局近兩年用于烘干機補貼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1110萬元;灌南縣作為省首批糧食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今年新增烘干機251臺,按2.34萬元/臺實施作業補貼,補貼資金達587萬元。
創新發展,注重結合。與農機示范合作社建設結合。要求農機示范合作社建設烘干中心,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升服務能力。與扶貧攻堅有機結合。灌南縣農機局為破解烘干短板,主動與扶貧工作隊對接溝通,充分利用扶貧資金發展烘干中心,目前,在新安、三口、李集、北陳集等四個鄉鎮已建成6個烘干中心,烘干能力為28臺420噸/批次,有力的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與扶貧攻堅的雙贏。與糧食全程機械化推進工作結合,把烘干中心建設作為糧食全程機械化六大環節的短板,補齊補長,確保糧食全程機械化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服務,解決困難。培養人才隊伍。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烘干機械化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能服務、會管理、善經營的糧食烘干機械化推廣帶頭人。實施技術指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赴糧食烘干服務中心建設點提供機械選購、安裝、安全操作等指導服務,并多次組織新建糧食烘干中心負責人赴南通、揚州等外市烘干中心學習取經,到生產廠家開展集中培訓,不斷提高其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著力解決烘干中心在技術、用地、用電、貸款等方面遇到的困難。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