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農地圈認為,這句話可以恰當的判斷2017年農民的苦逼前景。
2017年農戶面臨這四大難題
一、2016 農民很苦,白忙活一年
玉米價格改革第一年,玉米收購價“如期”下跌到每斤0.7元以下。很多玉米種植戶是啞巴吃黃連。畢竟政策出來了,農民不會立即感受到,知道一年后賣糧的時候才有了切膚之痛。比農戶更慘的是土地承包大戶。因為他們的種植承包更高。
以種糧大省黑龍江土地承包大戶為例:先不算人工承包,每租1畝地的種植成本包括流轉費500元,化肥、種子、農藥、機耕費等430元,共計計930元。從每畝地的平均產量約合干糧1300斤,按目前市面上每斤0.7元的價格,每畝地毛收入910元。算下來,辛苦一年,每畝地還要賠20塊錢。(還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國家對玉米種植戶補了390億。分到黑龍江農戶每畝能補154元),算個總賬,土地流轉大戶如果種糧,基本是一年又白忙活。
二、2017年種糧大戶的四大悲劇!
1、承包戶拖欠農戶土地流轉租金的情況將會大量出現
這些年,農地圈一直了解到有規模性的土地承包戶除了第一年給農戶租金外,以后的租金就不在支付了。很多規模性的承包戶之所以承包土地,就是奔著政府的補貼去的。土地承包下來閑置,光拿政府補貼基本就能夠支付租金了,如果好一點可以把土地租出去,就是賺的錢。政府補貼政策一變,加上糧價下降,預期算盤完全落空,很多承包戶就熬不住了,干脆來者不付農民租金。
最悲劇的還不是這個,還有的承包戶把耕地承包過來種了苗木之類,第二年不支付租金農戶收回土地也難以利用。
2017年,這種情況只會比2016年更嚴重。
2、土地流轉租金下降已經成為必然!
農地圈團隊預測,明年糧食價格依然不樂觀,能跟今年持平已經是比較樂觀的結果。因此,肯定會出現規模承包戶提出要求讓農民降低租金一起過冬的情況。如果是本地承包戶還好說話(都是一個村里的好說話),情況不好租金就降降。如果是外來承包戶且承包了大片土地的,對農戶或者村集體的議價能力就比較弱。農戶基本不會同意降低租金。
農地圈遇到的案例,就是農民認為合同簽的租金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降低,因為你多賺錢了也不會多分給農民啊!
3、規模承包戶土地退租轉租大幅上升!
如果租金談不妥,很多規模承包戶就會考慮轉行或者退租。農地圈接觸的很多規模種植戶已經跟農地圈表達了這個想法。白忙活一年不賺錢,只能依靠降低租金熬過這幾年,農戶堅持租金不降,結果就是雙輸。畢竟承包戶不愿意出力又賠錢!甚至有很多規模承包戶認為是政府忽悠了他們。
4、農業規模種植補貼,會是明年農業種糧大戶的救命稻草嗎?
農地圈在上篇文章提到,土地確權后,農村農業補貼政策發生大的變化,取消三個農業補貼合并為一個,重點支持規模性種糧大戶和地力保護。這也意味著,農業補貼不再是按畝數平均吃大鍋飯,而是種糧者先補,多補。大戶多補,小戶少補的思路。
不知道這會不會是2017年農業種植大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