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糧油加工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寫明,“十三五”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一是谷物供求階段性過剩問題突出。高產量、高庫存量和高進口量“三高”疊加問題短期內仍然突出,特別是玉米、稻谷階段性過剩特征十分明顯,原糧與成品糧、國內與國際、產區與銷區糧食價格“三個倒掛”,消化糧食庫存任務艱巨。
二是糧食種植結構和加工發展與居民消費需求不相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部分品種糧食供求結構性失衡問題凸顯,大豆供給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優質化、專用化、多元化糧食原料發展相對滯后,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知名品牌少。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相對滯后,產加銷脫節,加工業布局與糧食生產布局不匹配,優質優價專收專儲能力不足。
三是糧油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和節能環保問題依然存在。全產業鏈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單位產品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較高,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水平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節能減排和環保治理任務艱巨。
四是加工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戰,融資難、用地難現象仍存在,人工、水電、流通、市場等運行成本上升較快,盈利空間不斷壓縮。
五是糧油加工業發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強問題更加突出。產能結構性過剩與優質產能不足并存,深加工轉化能力不足與成品糧油過度加工并存,產業鏈條短,成品率低、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創新能力不強,部分品種盲目無序低水平發展等矛盾亟待有效疏解。
與此同時,我國糧油加工業也迎來重要機遇。《規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深化改革、全面釋放糧食產業經濟活力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糧油加工業加速整合升級的新階段。
一是糧油健康消費需求升級創造市場新空間。隨著主食品的消費需求升級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安全優質、營養健康和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中高端糧油產品消費潛力將逐步釋放,將推動加工企業向高附加值產品方向轉型。
二是國家“三大戰略”的實施將擴展糧油加工業發展空間。國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有利于加工企業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開展產能國際合作和轉移,帶動糧機裝備與工程服務“走出去”。
三是深化改革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的玉米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深化完善,有利于理順糧食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發展“產購儲加銷”一體化模式提供堅強的政策保障。
四是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有利于保證糧食供給數量和質量。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化快速發展,有利于優化糧食品種結構,為企業提質增效、做強做優品牌、轉化增值提供了堅實基礎。
五是科技創新給糧食產業發展帶來新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新主體不斷涌現,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裝備技術等加快發展應用將催生新供給。
糧油機械_糧油機械設備_糧油機械廠家_糧油加工設備_油脂機械_油脂機械設備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