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安徽省糧食烘干機發展迅速,有效降低了因氣候潮濕、連陰雨等引起的糧食霉變和變質損失,改變了長期以來糧食干燥單純依靠自然光曬干的方法。谷物干燥是一個復雜的傳熱傳質過程,會引起谷物本身的生物化學品質變化。機械化烘干法通過控制溫度、濕度等技術措施,即能去除谷物多余水分,達到安全貯藏要求,又能確保谷物在干燥過程中不受污染,對提高糧食品質、解決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安徽省共補貼3002臺糧食烘干機,相比2015年補貼數908臺,增幅高達231%,呈爆發式發展趨勢。
一、發展機遇
(一)市場方面。
2016年的收獲季節,安徽省再現了2015年的持續連陰雨天氣,小麥因晾曬不及時,出現霉變、發芽等現象。那些品質差、含水率高的小麥價低、難賣;而及時烘干的小麥因其品質高、含水率低(達貯存要求),可賣高價(高出未經烘干的0.3元/斤左右)。農民朋友尤其是種糧大戶從耕種收一路走來,眼看著一季的努力竟毀于晾曬難,急于尋找出路,機械化烘干設備已成為首選產品。
(二)生產方面。
目前,在安徽省鑒定的糧食烘干機型式主要有批式循環和連續式兩大類,其中批式循環的批次處理量譜系寬,主要有5t、10t、12t、15t、20t、25t、30t、35t、50t、60t、75t和100t,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取得安徽省推廣鑒定證書且在有效期內的糧食烘干機產品數量分別為:2013年13個、2014年23個、2015年46個和2016年71個。四年間,糧食烘干機鑒定產品數幾乎在成倍遞增,體現了生產企業看好糧食烘干機的發展前景,已加大對其投入力度。
(三)政策方面。
1.補貼對象。安徽省由原來的“安徽省行政區域內只有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有資格申請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其他任何個人、企業和組織均不能申請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調整到現行的“安徽省行政區域內農機購置補貼對象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個人包括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以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其他居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業企業等。”補貼對象的調整必將極大調動糧食烘干機主要使用人群的購買欲望。
2.發展規劃。《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要求加快農業機械化,推進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糧食烘干機是實現小麥、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全程機械化產后的一個關鍵機械,是實現“十三五”農業機械化主要指標的重要農機裝備之一,2015年糧食烘干機保有量6.9萬臺,預計到2020年保有量達10萬臺。
3.政府重視。購機補貼實施的十幾年,各級政府已深刻體會到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和物質技術基礎。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天公不作美雖造成糧食損失,但也激發各級政府尋找為民辦實事的力度、方法和措施。各地通過對糧食烘干機實行敞開補貼、加大烘干機廠房和庫房用地的支持力度來解決“初期投入高、成本回收慢、庫房占地多”等難題,促進烘干環節的服務變成現代化的產業。
二、安徽市場
(一)鑒定方面
安徽省是農業機械的使用強省,而非生產強省,但糧食烘干機在安徽省起步較早、發展勢頭一直不錯,是除茶葉加工機械外的另一發展亮點。現階段,安徽省糧食烘干機產品鑒定信息如下表:
表1:安徽省糧食烘干機產品鑒定信息表

1.生產主機型。在糧食烘干機的153個有效推廣鑒定證書中,連續式的機型僅鑒定7個產品,表明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在安徽省占有絕對優勢。
2.主批處理量。超過10個的鑒定產品,其批處理量分別是10t、12t、15t、20t和30t,尤以批處理量15t和30t的最多,兩者數量之和已超過半數,顯然是安徽省農機生產企業的首選機型。
3.進軍烘干行業。2013年-2016年,共計49個生產企業在安徽省辦理推廣鑒定業務,比起2013年的生產企業新增近3倍,說明糧食烘干機已成為安徽省農機生產企業的投資方向。
(二)補貼方面
自購機補貼實施以來,糧食烘干機一直是安徽省的補貼品目,發展平穩。在促敞開、擴大補貼對象范圍和主要作物全程機械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2016年糧食烘干機已成為安徽省自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后的補貼新寵,其補貼信息見下表:
表2:安徽省糧食烘干機補貼信息表

1.購買主機型。在補貼的3910臺糧食烘干機中,連續式僅占2.9%。批式循環又以10t≤批處理量<20t為主導機型。
2.購買主型號。在安徽省糧食烘干機各補貼分檔中,10t以下的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已無人購買。安徽省用戶主要購買批式循環中的15t、20t和30t,且均占各分檔補貼數的90%以上。
3.有潛力機型。連續式糧食烘干機自2014年起就有產品在安徽省獲得推廣鑒定證書,但2015年無人享受補貼,2016年才有了破冰之旅并超過百臺,預示著其必將蓄勢待發。
(三)形成原因
1.投入成本。2016年安徽省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15t機型的價位集中在9萬元左右,補貼額為29340元;不同廠家生產的30t機型價位差別大,其價格在20-30萬大幅波動,而補貼額均為60000元。由此可見,購買15t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的用戶只需投入5-6萬元,低投入成本,使其成為農民首選。
2.建設用地。烘干設備到位后,需有烘干廠房和貯存糧庫,其中1/5土地用于廠房建設,其余部分用于糧食的貯存和中轉等。在“占用耕地無法獲得審批,占用工業用地成本過高”的現狀下,烘干項目建設用地必然是占地成本比重大、使用土地批復難。選擇哪個批處理量的機型,在考慮廠房用地時,用于糧食貯存和中轉等用途的大面積土地很難獲得,將極大制約大噸位機型的發展。
3.日消化量。目前,安徽省種糧大戶承包土地多在1000畝以下,在解決自家谷物晾曬問題后,其烘干服務范圍多限于周邊村莊。為實現每批次足量烘干以及減少糧食周轉帶來的用地緊張,15t機型在每日烘干量、需用地面積和合理經濟收入方面達到最佳,同時廠家還可以按一拖三或一拖四方法加大15t機型的日烘干能力。
三、現狀及趨勢
1.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的15t機型在安徽省一家獨大,就已鑒定的46個產品來看,產品同質化嚴重,廠家所宣傳的質量優勢多體現在:厚板材、大型材、進口軸承、國內外知名廠家的配套電器和及時的售后服務等,各廠家生產的糧食烘干機在單位耗熱量和物料品質等性能方面均無明顯區別。若生產企業不對15t機型在性能上加以改進,提高可靠性,而是扎堆上馬,靠價格戰去爭取市場,難免魚目混珠,終會在15t這個最大的市場上被清理出局。
2.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的30t機型在安徽省已鑒定38個,是市場滿足用戶差異性需求的必然結果。隨著安徽省土地扭轉的加強和政府對烘干用地難的重視,30t機型有著更大的潛在市場。
3.超過30t的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在安徽省已鑒定12個,體現了生產企業的產品儲備意識,一旦機械化烘干服務發展成現代化產業,大型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的生產企業必將占領先機。另外連續式糧食烘干機鑒定數已達7個,其2016年的115臺補貼數足可證明烘干機正在向大噸位方向延伸。
4.當烘干用地不再是問題,機械化烘干將會成為新的服務產業,“智能化和互聯網+” 的糧食烘干機會營造出舒適環保安全的工作環境,是新型職業農民的首選。智能化烘干加強和改進對進(出)料、開(停)機、谷物溫濕度、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監控方式,同時熱泵烘干取代傳統熱源,利用互聯網+技術遠程控制,使生產地遠離控制中心,實現“一機在手,干糧出倉”的異地實時監控,完成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作者:秦軍衛 肖美華 單位:安徽省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
來源:農機質量與監督 2017年第3期 歡迎訂閱,010-59199099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