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市農機局制定了《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實施意見》,并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實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列入議事日程,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出臺推進措施,建立考核督查機制,安排專項資金投入。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突出補貼重點,對糧食烘干機、深松機、免耕播種機、噴桿噴霧機、秸稈撿拾壓捆機、青飼料收獲機和大馬力拖拉機等農業生產急需的關鍵機具給予重點補貼,優先補貼。鼓勵購置大功率、高性能、復式作業機械,提倡有條件的縣市區對深耕深松、糧食干燥、秸稈利用等重點環節實施作業補助。積極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加快老舊高耗能機械更新步伐,促進農機裝備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培育農機新型經營主體。圍繞“擴大規模、規范管理、提升能力、增強后勁”,進一步加強以農機合作社為重點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政策扶持,繼續把農機購置補貼、報廢更新補貼、農機深松補助等惠農政策向農機合作社傾斜。積極開展“企社共建”活動,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經理人、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引導農機合作社加強建章立制,提高規范管理水平。深入開展農機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活動,打造一批規模大、服務優、運行好、作用強的農機合作社示范社、聯合社。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作業能手作用,鼓勵和支持開展土地全程托管或主要生產環節托管、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推動農業生產向裝備智能化、種植規模化、過程機械化、服務社會化方向發展。
四是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成立農機農藝融合協調小組和農機農藝融合專家組,構建農科教、管推用緊密配合的工作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機械化農藝體系、作業規范和質量標準,培育適于機械化作業的作物良種,強化農機從業人員農藝知識培訓,組織引導農民統一作物品種、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為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
五是提高農機信息化水平。開展“互聯網+農機”推進行動,建設農機管理服務信息化指揮調度平臺,通過互聯網、移動通訊、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手段,加強農機管理部門、科研單位、生產企業、農民和農機手的互聯互通,推進互聯網、物聯網和農業機械化的深度融合,形成面向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升農機管理服務科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