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包括機耕、機插、機收、機械化植保以及機械化烘干等環節。大力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水稻生產“三彎腰”和農村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對提高糧食產量,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加速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水稻生產機械化現狀
湖南省耒陽市是湖南省糧食生產大市,擁有耕地面積90.025萬畝,其中農田67.6萬畝,主要農作物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近幾年來,耒陽市農機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經營集約化、產銷一體化、生產標準化、耕作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以創建“興機富民”品牌為總抓手,不斷加大農機推廣力度,努力提高農機服務水平,全市農業機械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農機總動力達92.09萬千瓦、9.62萬臺。其中拖拉機3691臺,收割機1350臺,插秧機950臺,耕整機17746臺,糧食烘干機械20余臺。植保、脫粒、耕作等機械化半機械化農具達5.3萬臺件。2016年機耕、機收、機插作業率分別為95%、90%和20%。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達68%。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糧食生產機械的廣泛應用,促進了農機作業服務水平的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農民群眾的勞動條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促進了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保障了全市糧食生產安全。
二、水稻生產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1、機械化整體水平不高。目前,耒陽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機耕、機收等環節可以說基本普及,機耕、機收率均達到90%以上。而機插、機防、機烘作業普及率較低。機插2011年開始推廣,且發展緩慢,2016年全市水稻機插率僅20%。機械化烘干機械全市保有量20余臺,都是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購買。無人植保飛機剛開始推廣使用,機插、機防、機烘環節已成為制約全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嚴重影響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2、機械化裝備水平差。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 機裝備在農業生產中使用不多,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老舊農機仍在超期服役,低檔次、低效率的糧食生產機械還在應用,農機使用能耗大、效益低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插秧機械、烘干機械和植保機械數量少,推廣普及率不高。全市水稻插秧機保有量雖然有950臺,多數是步行式插秧機,高性能高速乘坐式插秧機只有100余臺。植保機械以噴霧器、噴粉器為主,且大多為手動、半機械化。水稻烘干還是以人工自然晾曬為主,目前全市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購買的20余臺烘干機,盡管已投入使用,但遠遠不能滿足稻谷烘干的需要。
3、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有待增強。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起步較晚,起始于2012年。2016年底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總數為58個,發展較為緩慢,其中全省現代農機合作社僅18個。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較低,單家單戶農機使用得多,組織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圍繞農機作業的社會化服務配套不足,零配件供應、用油供給、機具維修、信息服務等不到位,農村中出現機具壞了配件難、維修難現象,影響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提升。
4、農機作業能手少。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廣大農村中有體力、懂文化的勞動力逐漸被城市所吸引,農村主要務農勞力年齡偏大,文化偏低,且大都以老人、婦女勞力為主,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現代化的農機具不會使用,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出現了高素質的農機操作人員短缺的現象, 限制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三、促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1、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目前,耒陽市水稻生產機械化薄弱環節是機插、機防、機烘干。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采取行政推動,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一要將機插、機防、機烘干納人政府績效工作考核內容,明確任務,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二要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對購買插秧機、植保飛機、烘干機械的農戶地方財政要拿出資金進行累加補貼,減輕農民購機壓力,調動農戶購買機插、機防、機烘干等機具的積極性,同時對機插、機防實行作業補貼。促使其快速發展并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
2、建立部門協作機制。 推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需要政府整合,捆綁實施建設好適應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基礎設施。農業、水利、農機、國土、農經等部門聯合,圍繞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發展規劃,整合項目資源,統籌發力。農機部門要發揮農機購補資金的作用,充分調動農戶的購機積極性。國土、農業、水利、農機、農業開發等部門要按照機械化作業的要求完善好農田水利、機耕道、土地平整、下田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要加強同農業部門的密切配合,建立農機農藝融合機制,形成農機農藝相互融合的技術體系,全力加速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3、加快土地流轉步伐。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也是農業機械化推廣的重要基礎條件。要因地制宜,加快推進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和統一服務型等多種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建議通過政府行文,村級進行土地調整,將不愿進行土地流轉的農戶和從事土地種植農戶的土地調整到一起,外出務工農戶愿意流轉的土地和在家愿意進行土地流轉農戶的土地調整到一起,實現土地資源和技術要素規模化,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推廣。
4、注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和途徑,大力宣傳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掃除農民的思想障礙。利用農機培訓學校,以糧食生產型的農業企業、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民為對象,開展水稻機械化技術培訓,培育出更多的熟練掌握農機農藝知識、操作技能水平高、市場經營能力強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步伐。
5、培育扶持農機大戶、種植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在農村中,種植大戶、農機大戶在一定范圍內是鄉親們的科學帶頭人和致富帶頭人,政府要給予他們一定的政策優惠,以他們為載體,正確引導他們成立合作組織、協會、公司,幫助他們形成推廣和使用先進的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能力。同時鼓勵在農村的種植大戶、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組織向農村散戶推廣“育、耕、插、割”包干服務模型,實行規模經營,提高經營效益,利用租賃、承包等形式實行土地流轉,使田畝成片,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創造條件。
水稻烘干機_水稻烘干塔_稻谷烘干機_稻谷剝殼機_稻谷碾米機_稻谷水分測定儀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