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新橋鎮三太村家庭農場主王鋼的家庭農場有四五百畝農田,從種子培育到灌溉施肥、抽穗成熟、收割曬干、凈化入庫,有一整套標準。王鋼說,標準化種植使得農場年年豐產。讓他憂慮的是,收獲季節遇上陰雨天,到手的糧食就會受潮霉變。他一直想建糧食烘干中心,可要跑多個部門,且門檻偏高,手續難辦,只好打了退堂鼓。去年底,各地開展“大走訪大落實”活動,黨員干部上門征求意見,問長問短。王鋼抱著試試的心理,反映了“糧食倉儲烘干項目門檻偏高”的問題。
事實上,糧食倉儲烘干項目門檻高成為規模種植瓶頸,是一個共性問題。“大走訪大落實”活動過程中,靖江、高港、姜堰等地都有群眾反映這一問題。
市糧食局迅速聯系市“大走訪大落實”活動辦督導組,查找反映人具體訴求,建立解決問題工作班子,召集市委農工辦、市農委、國土等部門會商研究,同時深入基層召開共性問題會診座談會,聽取種糧大戶、村民代表、村組干部的意見,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專項解決方案。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糧食烘干設施建設,初步統計,2016年底全市烘干機達1558臺套,裝機容量2.23萬噸,年處理能力111.6萬噸。全市單季糧食產量(按稻谷計)約180萬噸,烘干處理能力已達單季糧食產量的62%,總體偏高,但部分市(區)局部鄉鎮之間不平衡。烘干機屬于災害性天氣下應急使用設施,常年使用僅30天至50天,投入較大,如過度重復建設,勢必造成閑置和浪費,需要合理規劃、適度建設。
為此,市糧食局挨家問診,“對癥下藥”。會同靖江市糧食局、新橋鎮,幫助種糧大戶王鋼辦理手續,建設糧食烘干中心,安裝6臺(套)烘干機組;會同靖江市糧食局推進靖江揚子江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建設日處理850噸烘干設施,5月底投入使用,能夠覆蓋斜橋鎮,基本滿足靖江東部鄉鎮種植大戶烘干需求;結合今年高港區為農服務綜合體的規劃建設,主動協調區商務局、農委和胡莊鎮,加快推進糧食烘干設施配套建設,明確今年在胡莊鎮規劃建設1至2個為農服務綜合體,解決當地糧食烘干能力不足的問題;建議姜堰區淤溪鎮政府借鑒興泰、橋頭兩鎮做法,加強對全鎮糧食烘干服務的組織協調,強化鎮村聯動,注重建后監管,確保糧食烘干中心的規范、有序運轉,發揮作用。
市糧食局還結合區域性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會同市委農工辦、市農委、市財政局,在全市開展2017-2020年區域性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區域性為農綜合服務平臺是集農機植保、農資(農機具)存放、糧食烘干、技術指導、融資保險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實體。從今年起,全市通過四年左右努力,力爭實現區域性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全覆蓋,力保每粒潮糧都能得到及時烘干倉儲。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