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正式對外發布,并將于將于7月28日起在全國實施。
在糧油領域,正式取消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櫚油等食用油脂加工,大米、面粉、原糖加工,玉米深加工,生物液體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產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從糧通社的分析來看,由于食用油壓榨領域產業布局已基本完成,大米、面粉加工領域存在高投入低回報的風險,因此,主要影響市場將為玉米市場。
從歷史數據來看,隨著新世紀初全球生物燃料概念的興起,傳統糧食品種玉米在以燃料乙醇為主的深加工領域獲得長足發展,特別是自2006年起,深加工領域的玉米需求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為此,在2007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確保食用需求,飼料優先”的指導思想,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玉米深加工發展受到多方限制,并限制外資進入該領域。
隨后就是在一系列的價格支持政策的調整下,促進玉米生產;與此同時,在需求方面,由于深加工發展受限,而飼料需求增速明顯不如產量增速,最終導致國家庫存玉米突破億噸,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威脅。
于是,在2015年國家發布《關于玉米深加工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雖然繼續提出“堅持減量淘汰或等量淘汰的原則,嚴格控制新增玉米加工量。鼓勵玉米深加工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等事項,但明確指出,將玉米深加工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調整為省級發展改革委備案。
至此,玉米深加工投資悄然放松。
而到2016年,隨著供給側改革大旗全面拉開,國家發布《外商投資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擬取消外資進入限制,2017年正式取消。
玉米深加工或許將再次迎來黃金發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之前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深加工業消耗玉米數量比2003年的1650萬噸增加了1839萬噸,累計增幅117.5%,年均增幅高達29.6%。如此高速的增長,無疑將對當前玉米去庫存帶來重大利好。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