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全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作推進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我省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對“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作作具體部署。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是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重大舉措,是黑龍江的希望所在,要提高思想認識,精心研究,精心謀劃,精心實施,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嚴格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用創新思維構建農產品產業體系,加快推動農產品原料大省向加工大省轉變、農業資源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陸昊出席會議并講話。杜宇新、張效廉、王常松、李海濤、甘榮坤、王愛文、張雨浦、王兆力、賈玉梅和符鳳春及呂維峰、孫東生、胡亞楓、畢寶文、張秋陽出席會議。陳海波主持會議。
會上,省委農辦、省工信委、省糧食局、省畜牧獸醫局、省農墾總局、省森工總局和齊齊哈爾、五常市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抓好“兩頭兩尾”,從不同角度作了發言。
張慶偉強調,要深刻認識抓好“兩頭兩尾”的重要意義。抓好“兩頭兩尾”是發揮比較優勢的必然要求,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要求。要立足頭尾一體、融合發展,把農產品精深加工做成全省第一支柱產業,加快推動農產品原料生產大省向加工大省轉變,推動綠色大基地、大糧倉向大糧商、大工廠、大廚房轉型,推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向保障食品安全升級,把富集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和財富優勢。
張慶偉強調,要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轉變”的趨勢,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精準農業、設施農業,推進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順應“由注重產量向產量質量并重轉變”的趨勢,堅持“穩糧、優經、擴飼”的基本思路,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順應“由重視生產端向重視營銷端轉變”的趨勢,強化多元化營銷方式,加快龍江綠色食品“走出去”步伐。
張慶偉強調,要大力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要“去”落后過剩產能,科學規劃農產品加工產能布局,積極擴大優勢產能,對過剩產能、落后產能進行改造升級,使加工能力與基地規模相匹配、與市場容量相適應。要“降”企業生產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發展環境。要“補”精深加工短板,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進農副產品綜合循環利用。
張慶偉強調,要千方百計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和產品質量。建立最嚴格的質量監管體系,構建覆蓋種、養、加、銷各環節的可追溯體系,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最權威的標準認證體系,與國際標準對標,嚴格市場準入,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建立最完善的品牌推廣體系,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對品牌的法律保護力度。
張慶偉強調,要用創新思維構建農產品產業體系。要在科技創新上走在前列,大力開展國際合作,把“互聯網+農業”擺上重要位置,加強與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協同推進,帶動裝備制造和服務業加快發展。
張慶偉強調,抓好“兩頭兩尾”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力推進。要大力發展各類園區,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提升承載能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政策紅利最大限度釋放出來。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綠色生產、綠色加工、綠色發展。
陸昊強調,我們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作。要進一步審視龍江新發展優勢,看到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在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大幅提升背景下,我省綠色生態有機農業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突出供給優勢;看到近年我省在種植結構調整、玉米深加工、畜牧業、農民創業、農產品營銷等領域的良好發展勢頭;還要看到總體上在品牌培育、營銷、產品開發、產業鏈延伸、借助資本市場發展等方面的差距。下一步,要貫徹省委部署,堅定信心,一要面向市場調整種植結構,二要大力發展畜牧業,豐富食品原料,三要用競爭性機制吸引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的企業,四要不斷提升我省企業競爭力,五要全方位推動各種營銷方式,推廣使用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六要靠股權重組、特許經營、合約等方式培育大品牌,七要合理規劃產業布局,用好現有園區,八要把農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省委省政府機關負責同志、中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部分重點單位班子成員及業務處室主要負責人約400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地)、縣(市、區)及省農墾總局所屬管局、省森工總局所屬管局設立分會場。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