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下旬以來,阜陽市出現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和秋糧產量、品質造成不利影響。在潁泉區寧老莊鎮老雅農機維修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寧光雅置備的烘干機派上了大用場。
“今年剛添置的,購買機器加修建大棚共投資了五六十萬元。”寧光雅指著烘干機告訴記者,它的日烘干能力達300噸,今后再也不用擔心糧食晾曬無場地的問題了,“不僅可以確保自家糧食陰雨天不霉變,還能幫助周邊群眾烘干糧食。”
根據烘干機的設置,每小時可進料15噸,效率低下。愛琢磨的寧光雅在烘干機入口處設計建造了一個水泥池子,用于盛放需要烘干的小麥,然后在旁邊安裝一個輸送裝置,將小麥直接送入烘干機內。這樣一來,15分鐘即可進料15噸,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糧食完成烘干輸出時,我也作了技術改造,縮短輸出時間,又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寧光雅說,雖然改造烘干機花了不少錢,但花得值,很快就能回本。
在烘干機的幫助下,寧光雅不但及時烘干了自家200多畝地產出的八九萬斤大豆,還給周邊的群眾提供服務,一解大家的燃眉之急。
產出高效、產品安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要求。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百億江淮糧倉”,在近年來的農業工作中,我市大力發展機械化生產,目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9%,但在管、烘、處環節是短板,制約了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特別是在糧食烘干環節相對較弱,遇到氣候潮濕或連續陰雨天氣,易造成農產品霉變、發芽,對農業收益和農民收入造成損失。
“十九大報告關于農業方面的論述令我們深受鼓舞。目前,全市糧食生產正處于向糧食產后機械化方向轉移階段,集聚了大力發展的需求動能,推進糧食烘干機械化已愈顯重要。”市糧食局有關同志說。
基于現實需要,我市高度重視糧食烘干機械化工作,在 《中共阜陽市委、阜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 中明確提出,“2017年,建設10個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30個糧食烘干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00個”。市政府出臺的《實施雙輪驅動戰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對當年建成并運行且日烘干服務能力達到100噸、200噸、300噸以上的糧食烘干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30萬元、50萬元的資金獎補。部分縣(市、區)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支持措施,如潁東區對當年建成并運行且日烘干服務能力達到100噸、200噸、300噸以上的糧食烘干中心,按照市財政獎補標準,區財政同比例配套獎補;潁上縣對購置糧食烘干機的,在國家購機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購機款20%的補貼。
具體工作中,市農機局等相關部門積極推動落實,全市糧食機械化烘干技術推廣應用較快。目前,全市糧食烘干機械已發展到148臺,日烘干能力達6130噸,100噸以上的糧食烘干中心達26個。預計到年底,全市糧食烘干機械可達到302臺,日烘干能力達1.2萬余噸,其中100噸以上的糧食烘干中心將達到62個。
市農機局有關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還將從加強組織領導、科學規劃布局、積極培育主體、強化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推進全市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確保到2020年糧食烘干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