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東省郯城縣將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作為推動全縣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針對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推廣普及,本著“科學規劃,鞏固提升,對標找差,全力推進”的原則,著力實現各環節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與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集成技術應用進一步突破。(一)建立糧食烘干示范中心。為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縣政府設立全程機械化專項補助資金100萬元,用于糧食烘干中心建設補助;在廟山鎮、李莊鎮、高鋒頭鎮、花園鄉、港上鎮新建糧食烘干中心5處,帶動全縣新增糧食烘干機36臺,糧食烘干機保有量達到132臺,全縣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二)成立農作物高效植保聯盟。8月25日,郯城縣召開農作物高效植保聯盟成立大會暨永佳動力公司捐贈植保機械儀式,郯城縣農作物高效植保聯盟正式成立,同時山東永佳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與縣高效植保聯盟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向植保聯盟捐贈4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50臺動力噴霧機,為補齊高效植保短板、全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設立植保作業補助。分別在郯城街道、泉源鄉、楊集鎮建立小麥、玉米、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共2萬畝;縣政府設立全程機械化專項作業補助資金120萬元,對核心示范區地塊按每畝60元的標準進行作業補貼(其中高效植保作業補貼25元/畝,深翻或深松35元/畝)。
二、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整體推進水平進一步提升。在示范縣創建推動下,全縣小麥種植面積72.6萬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100%。其中,機耕面積72.6萬畝,耕整地機械化率100%;機械化種植面積72.6萬畝,種植機械化率100%;收獲面積72.6萬畝,收獲機械化率100%。玉米種植面積35萬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7.4%。其中,機耕面積35萬畝,耕整地機械化率100%;機械化種植面積35萬畝,種植機械化率100%;收獲面積32萬畝,收獲機械化率91.4%。水稻種植面積31萬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1.4%。其中,機耕面積31萬畝,耕整地機械化率100%;機械化種植面積26.5萬畝,種植機械化率85.5%;收獲面積31萬畝,收獲機械化率95.5%。全縣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為68.1%。全縣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達41%。全縣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為86.7%。
三、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郯城縣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農機)大戶等土地流轉自營規模大和機具裝備齊的優勢平臺,建設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2萬畝,其中郯城街道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5000畝、泉源鄉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5000畝、楊集鎮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1萬畝。建設重點示范區8萬畝。其中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重點示范區3萬畝,分別是:泉源鄉1萬畝示范區,廟山鎮5000畝示范區,李莊鎮5000畝示范區,郯城街道5000畝示范區,勝利鎮2500畝示范區,高鋒頭鎮2500畝示范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重點示范區5萬畝,分別是:楊集鎮1萬畝示范區,歸昌鄉1萬畝示范區,花園鄉1萬畝示范區,紅花鎮5000畝示范區,馬頭鎮5000畝示范區,郯城街道5000畝示范區,港上鎮5000畝示范區。同時,每個示范基地做到“五個有”,即有明顯的示范宣傳標牌,有明確的實施主體,有規范的技術指導路線,有先進適宜的機具裝備,有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
四、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綜合效應進一步凸顯。今年以來,郯城縣圍繞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的目標要求,以提高小麥、玉米、水稻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機械化水平,主攻薄弱環節,強化技術宣傳、培訓、指導力度,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全縣得到推廣普及。通過對比全程機械化技術應用節本、增產、穩收、增收、增效綜合作用明顯。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