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我省初步建成適應我省省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全省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左右。
說起糧食,人們可能想到的是年年豐收,家家有余,老百姓不愁穿,也不愁吃。的確如此,很多農民還發愁余糧賣不出呢。然而,“民以食為天”的古訓需任何時候都要牢記,“手里有糧、心中不慌”的歷史經驗永遠不可忘記,“糧食意識”絲毫也不能淡化。
當知,今天世界還有十幾億饑民,我國還有千萬人生活在溫飽線上,無聲的饑餓危機對世界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千萬人的貧困影響到我國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實際上,在我國廣大農村,很多偏遠貧困地區的農民,種地賣糧,依然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就告訴我們,糧食除了充饑飽肚的作用,更有發展經濟的價值。
事實也如此,對農民來說,種糧不止是為了自己吃,還為了發家致富。對國家來說,糧食需要儲備、軍供、扶貧、外貿,還有工業用途。可見,每一粒糧食都很重要。對于我省來說,雖是農業大省,但糧食產量并不具優勢,五谷雜糧卻有特色。如何讓我們的五谷雜糧特色轉換為農村經濟優勢?這就需要以轉型發展的思路進行思考。
正如《意見》所要求,我省要創新糧食產業發展方式,促進全產業鏈發展。推進“互聯網+糧食”行動,支持建設網上糧食交易平臺,積極推廣“網上糧店”等,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此外,我省還將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培育“山西小米”“山西陳醋”等全國著名區域公共品牌。這就是轉型發展,就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將五谷雜糧精品化就是產業方式之一。要知道,現在講究綠色食品,五谷雜糧就是最好、最讓城鎮人青睞的綠色食品,如果我們能夠實現規模化種植,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對農民來說就是致富的好門道。
糧食轉型發展,對于我省來說,重在種植優質的五谷雜糧。如小米,有著“小米加步槍”的革命歷史,賦予了其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把這個旗幟打起來,讓山西小米與山西紅色革命土地聯系起來,與山西優良的黃色土壤聯系起來,增添山西小米的形象與品質。
糧食轉型發展,對于我省來說,還需叫響傳統的釀造品牌,特別是山西老陳醋,品質和產量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打出市場。有說,山西醋占全國產量的70%,但70%是自己吃了,鎮江醋占全國產量的30%,但70%是給全國吃了,這說得未必準確,卻可啟示我們,必須推進“互聯網+糧食”行動,必須積極推廣“網上糧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營銷方式,拓寬糧食轉型發展的道路。
山西糧食轉型發展,歸根結底,還如《意見》所提出,要培育壯大糧食產業主體,重點要增強國有糧食企業發展活力,鼓勵國有糧食企業依托現有收儲網點,主動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開展合作。還要注重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民營糧食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創新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分享機制。這樣,就一定能夠做好糧食轉型發展這篇文章,壯大山西經濟,富裕廣大農民群眾。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