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辦“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大討論第六場報告會,以“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兩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孫家廣教授和國際谷物科技協會(ICC)研究院院士、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卞科教授作學術報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衛江主持報告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景波,局總工程師何毅出席會議。
孫家廣教授緊密結合黨的十九提出的“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論述,深入分析了加快信息化發展對促進國家治理、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意義,建議盡快把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糧食業務深度融合,強化糧食信息系統的創新應用,全面推進“互聯網+糧食”行動, 實施糧食大數據戰略,促進糧食產業優化升級,引領糧食行業科學發展。
卞科校長緊密結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重要戰略,介紹了國內糧油加工領域新技術和糧食產業發展狀況,對糧食中的真菌毒素、全谷物、超期儲備糧的轉化與利用、穗發芽小麥等四個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并預測糧食產業將逐步向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發展、向綜合化開發利用發展、向現代新型工藝技術發展,營養、衛生、安全、綠色成為加工產品的主流。
通過權威專家的答疑解惑,參會同志充分認識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信息化是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的“倍增器”,面對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大家一致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關于建設糧食產業強國的重要批示,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在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各司局、直屬單位、聯系單位黨員干部,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和各儲備物資管理局干部職工,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干部職工共2400余人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