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種地,大有希望!
——安陸糧油糧機企業的“中非時刻”
“目前,我們在莫桑比克投資的農業項目基本建成,接下來主要要做兩項工作,一是打開莫桑比克北部三省的糧食銷售渠道,二是帶動當地農戶提升種植技術,實現增產增收。”9月2日,安陸市的湖北禾豐糧油集團副總殷勇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道。
2013年,國家級龍頭企業湖北禾豐糧油集團在莫桑比克成立“聯禾非洲農業發展公司”,開始在莫桑比克索法拉省開展規模流轉土地、種植水稻和興辦糧食加工廠等農業項目。公司已累計投資4600萬元人民幣,種植水稻1000公頃,建成7.5公頃的現代化農場,擁有一座現代化大米加工廠,能日產大米50噸。其生產的“AAA”牌系列大米,深受當地人喜愛。
“莫桑比克勞動力低廉,成本約為國內五分之一左右;地理位置優越,是東南部非洲重要轉口貿易區,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和東南部非洲優惠貿易區成員國;投資莫桑比克,還意味著打開其周邊國家市場。”6月24日至30日,由省糧食局主辦的2018中國湖北糧油產品推介暨合作洽談活動,首次走進非洲。作為湖北企業在非代表、聯禾非洲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也是禾豐“掌門人”的周明照現身說法。
在莫桑比克從事農業開發至今已有六年,周明照說,聯禾得到了莫農業及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贊譽和大力支持,該公司生產的“AAA”大米,暢銷莫中部各省。
聯禾在非洲的六年,正是中非農業合作、深情厚誼的六年。
在進駐非洲期間,公司通過各種方式,教授當地人學習先進的水稻種植和田間管理技術,積極開辦農業技術和農機駕駛培訓班,甚至挑選骨干技術工人來安陸脫產培訓。殷勇說,由于缺乏田間管理意識,當地水稻畝產普遍低下,只有兩三百斤。而通過他們的培訓,當地農戶平均畝產能增至約800斤,最高的甚至過千斤。
與此同時,公司還利用稻米加工后的副產品,在當地開展畜禽養殖和蔬菜種植,傳授先進的種養技術。去年7月,莫桑比克農業規劃發展研修班學員專程到安陸參觀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在公司的帶動下,目前當地農民種植水稻達5000公頃。
農業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出口農業技術、農業機械,幫助非洲發展農業生產。如今,在廣袤的非洲土地上,中非農業合作方興未艾。而在安陸,中非合作給當地糧油糧機企業帶來了諸多商機。
由省糧食局主辦的2018中國湖北糧油產品推介暨合作洽談活動走進非洲,永祥糧機與莫桑比克當地糧油貿易和農業公司簽訂為期3年的合作協議。近年來,永祥糧機根據海外不同客戶需求“私人定制”糧機,生產的19個系列160多款糧機產品暢銷東南亞、非洲市場,企業年出口額1400萬美元。
無獨有偶。碧山糧機與非洲的情誼更要追溯到2009年前后。到2011年,碧山與尼日利亞的合作更是空前高漲。
當年,公司在尼日利亞出口安裝日產80萬噸整套蒸谷米設備。“碧山牌”糧機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深受尼日利亞客商青睞,多次斬獲訂單。公司常務副總鄧祖華告訴記者,伴隨碧山糧機在尼日利亞“落戶安家”,公司常年有十余人的調試安裝團隊駐扎當地,去年公司又專門在尼日利亞成立了辦事處。
中非合作論壇舉行在即,讓許多安陸糧油糧機企業充滿期許。殷勇說:“中非合作論壇已經成為中非合作的響亮品牌。每一次召開,都是推動中非經貿往來的一大步,也將為我們企業在非洲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去非洲種田,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