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糧食局召開全體人員會議,迅速傳達市委陸書記在會上的講話精神,并就如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好今后我市糧食工作提出四點意見。
一是強化糧安責任,提升收儲保供質量。加強糧安責任考核。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健全考核方案,完善考核機制,強化考核管理,構建層層分工負責、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的工作合力,確保考核工作的成效。提高收儲保供能力。貫徹落實收儲制度改革要求,完善糧食收購資金保障機制,建立多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優糧優價為導向的市場運行機制。落實《江蘇省超標糧食處置辦法》,保護種糧農民利益,防止超標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推廣“滿意蘇糧APP”,提升糧食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社會服務水平。優化地方儲備管理,強化糧食統計監測預警,完善應急供應網點,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切實提高糧食應急保障能力。
二是強化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定位、引導企業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形勢,樹立危機意識,提高市場意識,增強改革動力。按照產業化經營發展思路,推動國有糧食企業兼并重組,鼓勵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互參股,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增強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在糧食加工流通、檢驗檢測、宣傳推廣等環節精準發力,充分發揮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橋梁紐帶作用,優化我市糧食供需結構,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積極創建“南通大米”集體商標公用品牌,著力培育“如東大米”、“海安大米”等地標品牌,制定準入標志和管控機制,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提升“長壽之都好糧油”品牌效應。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注重發揮區域特色和優勢,促進產業向物流帶集聚、向園區集聚、向品牌集聚,持續推進“長三角北翼糧食物流產業集群”建設。著力發展全產業鏈,推動糧食企業向上游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產銷對接和協作,向下游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實現糧源基地化、加工規模化、產品優質化、服務多樣化。
三是強化基礎建設,提升糧食流通質量。提升物流產業園。瞄準省級糧食物流產業園定位,重點抓好呂四港糧食物流產業園、長三角精品糧油產業園和海安糧食物流產業園三大沿江沿海沿運河產業園建設,做好園區規劃及組織架構建,做好大市場、大物流、大產業文章。拓展“智慧糧食”。大力支持智能糧庫建設,實現糧食收儲作用可視化、糧食倉儲業務智能化和糧食機械作業系統自動化,加快建設具有南通特色的“智慧糧食”新體系。完善網上交易平臺功能,拓展市場融資、物流、檢驗等服務功能,吸引各類糧源進場交易,提高糧食交易量。
四是強化法治建設,提升執法監督質量。加強市場監管。強化糧食收購檢查,突出政策性糧食監管,維護市場收購秩序,確保糧油市場供應平穩有序。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提高監管效能。提升糧食全流程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堅持依法行政。按照“三級四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開展庫存檢查。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深入排查發現問題隱患,壓實責任,杜塞漏洞,整改問題,為迎接國家大檢查完善方法、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五是強化人才培育,提升隊伍建設質量。突出政治統領。組織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著力提高干部人才的政治素質,磨煉過硬作風,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擔當作為,為糧食流通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加強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政治標準,注重專業要求,落實“三項機制”,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為我市糧食流通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強力支撐。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